29
随着时代进步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中的固体废弃物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破坏环境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固体废物分为三大类:一般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为更好合理处理固废与回收利用,对固废的研究检测越来越重视。文章中采用实验加热板对固废进行预处理,消解后测定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为分析重金属元素合理规划固废提供实践,实验加热板加热升温快速,操作简单。实验操作一、实验设备实验加热板(HT-300,格丹纳公司);聚四氟乙烯坩埚。二、消解用试剂浓盐...
查看更多28
重金属污染是各类土壤污染中典型的一类。重金属元素进入土壤主要通过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的废水和垃圾填埋场进入土壤,通过食物链迁移到动物、人体内,终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传统的土壤消解方法前处理消耗酸量大,加热赶酸时间长,处理过程中有的组分容易遗失,而石墨消解仪低温快速消解土壤操作简便,省时省力,逐渐受到实验人员的青睐。仪器与试剂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全自动石墨消解仪(G6,格丹纳公司)盐酸(优级纯)硝酸(分析纯)HF(优级纯)磷酸氢二铵(分析纯)全自动石墨消解仪G6设定好消解...
查看更多24
砷是水产品检验中重点监测的有害元素之一。本文采用加入硝酸-硫酸-高氯酸混合酸的电热板加热消解方法测定鱼虾中总砷,同时研究了不同酸介质、还原剂用量、预还原剂、仪器条件对测定总砷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电热板传统消解方法测定鱼虾中总砷,结果准确又稳定。实验部分仪器HT-300实验电热板试剂本方法所用酸均为优级纯,其他试剂为分析纯,测定用水为去离子水;氢氧化钾溶液(0.5%);BH4K溶液(1.4%):称取7gBH4K,溶于0.5%氢氧化钾溶液500mL中;混合还原掩蔽剂:5%硫脲+...
查看更多23
一、实验目的了解和掌握样品的洗涤和消化方法。二、样品处理疾病与体内微量元素的代谢不平衡有关。头发是排泄金属废物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且所含金属元素的浓度高,取样方便,容易保存和传递,可长期存放而不影响其内部组分。尤其对儿童及病人更为适用。因此,头发已成为一种理想的活体材料和环境污染的指示器。锌是人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和其他动物体内具有重要功能,它对生长发育,创伤愈合,免疫预防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分析人发中锌含量具有重要意义。1.样品采集与处理:用剪刀取颈后距头皮1~2cm的发样...
查看更多22
前言坚果营养全面、丰富。常食对心脏病、癌症、血管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同时还可明目健脑。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吃到各种各样的食物,坚果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选择,但重金属超标的坚果的出现,使我们在享受坚果带来的休闲娱乐的同时,也承受重金属超标的恶劣影响。通过石墨消解方法对几种坚果进行前处理,有利于后续对样品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仪器与试剂仪器G6全自动石墨消解仪,分析天平(十万分之一)等。试剂硝酸(68%)、过氧化氢(30%)实验方法消解实验选取四种坚果样品,分别为核桃、腰果...
查看更多16
前言飞灰由燃料(主要是煤)燃烧过程中排出的微小灰粒,其粒径一般在1~100μm之间,属于危险废物,又称粉煤灰或烟灰。据我国用煤情况,燃用1t煤约产生250~300kg粉煤灰。大量粉煤灰如不加控制或处理,会造成大气污染,进入水体会淤塞河道,其中某些化学物质对生物和人体造成危害。为了检测飞灰中的重金属元素,采用石墨消解的方法对其进行前处理,本方法消解迅速,酸用量少,酸雾污染小,有利于AAS、ICP等对痕量重金属元素的准确快速测定。仪器与试剂2.1仪器全自动石墨消解仪,分析天平(十...
查看更多15
固体废弃物的危害固体废弃物特别是危险废弃物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污染和危害,主要表现在:1、污染大气废物的细粒被风吹起,增加了大气中的粉尘含量,加重了大气的尘污染;生产过程中由于除尘效率低,使大量粉尘直接从排气筒排放到大气环境中,污染大气;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分由于挥发及化学反应等,产生有毒气体,导致大气的污染。2、污染水体大量固体废物排放到江河湖海会造成淤积,从而阻塞河道、侵蚀农田、危害水利工程。有毒有害固体废物进入水体,会使一定的水域成为生物死区。与水(雨水、地表水)...
查看更多14
宠物食品是专门为宠物、小动物提供的食品,介于人类食品与传统畜禽饲料之间的高档动物食品。其作用主要是为各种宠物提供基础的生命保证、生长发育和健康所需的营养物质。为了检测宠物食品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我们选取一种宠物食品样品通过消解的方法进行前处理,有利于后续对重金属元素的准确快速测定。仪器与试剂2.1仪器全自动石墨消解仪,分析天平(十万分之一)等。2.2试剂硝酸(68%)实验方法3.1消解实验宠物食品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选择具有氧化性的强酸来进行氧化。硝酸具有很强的酸性与氧化性...
查看更多Copyright © 2025 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 登录入口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47970号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